黄金十月,天高气爽。适逢十一长假,又恰巧温州乐清朋侪大婚,便在赴宴之余游览了一下外地名山大川。对温州地理有相识之人,一提外地名山大川,言必曰“雁荡”“瓯江”。因日程较赶,笔者与朋侪只是急遽探视了“雁荡”之风范。
雁荡山山奇水秀,素有“东南第一山”之称,且分为工具南北中雁荡等。因笔者此赴温州乐清白石镇,选址“中雁”的玉甑峰。
玉甑峰“高耸云天,一峰独出,万峰伏首”,为当之无愧的中雁荡山之主心骨。而景区入口,位于半山腰,车辆沿着山中水库徐徐而上,许久才至景区入口。山中水库,由三大湖组成,美其名曰三湖(白石湖、钟前湖、龙山湖)。湖面积重大,湖水清亮,湖面波光粼粼,为雄伟大山增添了些许柔和的元素。
及至入景区,拾级而上,一边林木兴旺,一边远眺可以望见白石全镇。凉风习习,舒爽怡人。山中无意还能发明流水潺潺,清亮见底。我们这些现代人看惯了都会高楼大厦,习惯了酒绿灯红,山中溪流实为有数,着实让我们流连忘返。仔细观景,还可以发明现代科技的影子:一棵树上贴着一副二维码,一旁写着一堆说明文字,大意为“微信二维码,扫码游景区”,原来是微信导游!朋侪求知欲较旺,拿起手机扫码,随着“导游”嬉戏起来。笔者则在一旁感伤,现代科技竟然能做到云云:在前几年还需要大宗人力才华完成的导游事情,现在竟然轻松用手机解决,生产力生长之迅速远超笔者所想,看来只有一直充分自身才华在高科技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。
笔者一行人徐徐登高,在一个转弯后发明半山腰“悬挂”着一股泉水。泉水从山顶悬崖上泄下,在半空中疏散。原应一股落下的泉水,疏散成一串串帘子一样平常的水串。及至靠近地面,又成了一颗一颗晶莹剔透的小水珠。小水珠落入地上的瑶池,发出“大珠小珠落玉盘”般的声音。站在瑶池旁,就感受进入了清明,“雨”纷纷落下,濡湿了大地。顺着水泄下的地方,岩石上凿刻着“屑玉泉”三个红色的大字。听说此泉一年四序一直歇,看来果真有一股“仙气”蕴藏于此山之中,不愧为昔时的开山祖师——宋进士李少和昔时栖身修炼的所在地。 在泉边的亭中稍作歇息,笔者一行三人继续向玉甑最岑岭挺进。
随着微信导游,加上资料查阅,笔者相识到玉甑峰海拔600米,因山顶有一块如倒扣的铜钟之怪石,且怪石质地润白、莹洁如玉,形状酷似甑,故名玉甑峰。适才所看到的屑玉泉即是从其峰顶流出,终年一直,可谓一道异景。玉甑峰为中雁荡山的象征,中雁荡最早的山志即为《玉甑峰志》。站在峰顶,还可让人爆发“一览群山小”的激情与震撼。
笔者一行三人随着“导游”,不知不觉已至中午。登至山顶,我们稍作停留,发明周围皆被群山围绕,群山之中有湖水遮掩,格外艳丽。此处观三湖,别有一番风韵,难怪电视剧《琅琊榜》要选在这里取景。极目远眺,还能望见远处有一条银白色的带子镶嵌在都会中,堪称现代都会中一条从古代飘来的景物线,那应该就是瓯江吧?在此处,笔者着实体验了一次昔人发出“一览群山小”之感伤时的心境:论指点山河,还看我辈逍遥行!正陶醉在景物中,身边朋侪提醒:因回程车票已经购置,建议我们思量剩余的时间,不可久留。于是我们在山顶稍作休息,便急遽下山,去赶乘动车,起身回程。
好一次慌忙的行程,但笔者照旧有幸略略窥视了祖国大好河山之风貌。人类的语言再饱满,也无法表达出其中景物,权且让我用“美”来形容吧!(陆 羊)